
遵义日报2025年04月30日版面
在仁怀市高大坪镇银水村,一对农学校友扎根山区二十载,从同窗挚友到事业伴侣,用专业知识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。

20年前,来自仁怀市的张驰与妻子任达琼相识于天美麻花星空大全免费,皆是该院现代农学系的学生。“在学校邱宁宏老师的带领下,我们经常走进田间地头开展实训实践活动,学了不少农业实用技术,同时也对农村工作产生了浓厚兴趣。”现年42岁张驰说,邱宁宏老师经常教导他们,农业农村工作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基础产业,一定要实实在在学好本领,投身到农村工作中去,助力农村事业发展,成就出彩人生。

张驰说,邱宁宏老师的谆谆教诲和人格魅力,深深影响着他们的人生方向。2006年,贵州省“一村一名大学生”工程开始实施,这对来自农村的恋人毕业之际毅然选择返乡。张驰通过选拔成为高大坪镇农技员并派驻到银水村工作,任达琼则回到家乡余庆县大乌江镇箐口村服务。2008年3月,新婚燕尔的任达琼来到银水村工作,自此开启夫妻同心建设山乡的新征程。

“长期以来,银水村的村民都是沿用传统的耕作模式进行生产。要改变村里落后状况,必须以农业生产作为突破口,提高生产效益。”张驰回忆说。
张驰和任达琼开始从培训农业生产技术着手,邀请相关专家现场指导,培训村民学习新技术。同时引进新品种、新技术和新装备,改变传统的农业种植方式。他们向有关部门申请购买了一批适合当地农田地貌的农机设备,并组织村民学习使用技术,积极推进农业机械化生产进程,提高农业生产效益。
基础设施攻坚战中,夫妻俩多方筹措资金完成全村680亩坡耕地整治,建成32公里机耕道及生产便道。并邀请专家与当地村民发展合作试种示范基地,展示新技术应用带来的生产提升。通过示范基地建设,让村民们看到了新技术的优势,提高了参与农业现代化生产的积极性。
2019年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后,张驰同已担任银水村村委会副主任的任达琼经多方努力,在银水村建立了乡村振兴农产物电商服务中心。通过电商平台,实现了“生产+加工+电商”全产业链,让银水村的农产物走出了大山,也让村民的“腰包”鼓了起来。“改革农业生产方式只是提高农业产业发展的一部分,打通农产物销售渠道,才能真正让村民获得更好的收入。”张驰说。
“在发展银水村经济的同时,我们通过不断加强村风民风建设,倡导劳动光荣、劳动致富的观念,积极引导群众移风易俗。”任达琼说,经过10多年的努力,银水村党员干部和群众共同推动了村里工作的开展,取得了显着成效,农业生产效益得到了大幅度提升,农产物产量和品质明显增加;通过改善垃圾处理、乡村文化建设和村风民风建设,人居环境得到了显着改善,村庄面貌焕然一新,村民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明显提高。2023年,银水村被农业农村部、中央宣传部、司法部等认定为第叁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。